PlantPAx DCS幫助利馬市增加廢水容量、簡化控制及訓練、最小化加班時間
無論是暴雨造成的下水道徑流,或是家用或商用途的污水,一旦水流出排水管後,就會進入複雜的地下管道網路。而一旦經過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,這些水通常會被排放至湖泊或河川中以完成它的旅程。
高效的廢水/污水處理設施對於保持周圍的河川及湖泊的安全及乾淨非常重要,讓河川及湖泊免於城市廢水中化學品及其他致病病原體的污染。
俄亥俄州利馬市將處理後的污水排放至渥太華河。利馬市廢水處理廠建於1930年,為該市範圍內及周邊社區的4萬多人提供服務。自從產生構想以來,這個城市的需求已隨之進化,包括過濾及去除砂礫、污泥消化等流程。
溢流與加班
聯邦環境保護局(EPA)於2014年變更了對天然水源溢流的指導方針。
這個改變意味著利馬市必須將每年的河流溢流限制為五次,而非之前依據降雨事件的每月多次。超過次數將使該市付出高昂的罰款。為了維持每年5次的排放,有必要將處理廠的水容量從每天約5千3百萬加侖增加至7千萬加侖(MGD)。由於必須增加水容量,該市也決定在整個工廠內進行全面升級。
利馬市廢水處理廠以過時的控制系統進行作業。利馬市廢水處理廠的流程控制專家Matt Fiedler表示:「我們使用的是90年代早期的設備,這些系統已有將近30年的歷史」。「我們需要具有更好的資料洞察力及報告功能的全面系統升級,以幫助我們提高水容量、簡化維護並滿足EPA要求。」
另一個難題是:老舊的系統已經過客制,而一旦老員工退休,系統知識便會隨之喪失。缺乏標準化是培訓新員工的絆腳石,而缺乏內部專業知識會導致頻繁的報修電話及代價高昂的停機時間。
由於沒有遠端存取功能,所有的故障排除及維護均必須在現場進行。這表示Fiedler及工作人員會在半夜接到許多報修電話,他們必須花費一個小時的往返時間,只為了進行僅需五分鐘的調整。沒有遠端維護也使合流式下水道溢流(CSO)的流程變得複雜。例如,若河川中有溢流,需要額外的污水廠工作人員在現場監控並採集樣本。此外,由於作業員無法限制流向污水廠的流量將會導致降雨時產生溢流,因此無法控制存取地下閘門結構及升降站會造成更多問題。